貪玩的孩子是聰明還是笨? |
發布日期:2018/3/4 發布者:佚名 共閱57760次 |
作家冰心曾說過:“淘氣的男孩是好的,調皮的女孩是巧的。”淘氣、調皮的孩子總是貪玩,他們不停地擺弄著各種各樣的物品、玩具,從許多相近似的物品中形成概括力;他們喜歡“逮貓貓”捉迷藏,認真觀察排除假象尋找目標,養成細致的思維習慣;他們能把一根竹竿當成駿馬、火箭、飛機、機關槍,把眼前子虛烏有的東西想象得活靈活現;他們玩耍時激動、舒暢、愉快的情緒激發和調動著大腦神經的高度活動能力。 所以貪玩的幼兒多智慧。對此,科學家們做了大量的研究。 生物心理學家馬克-羅森茨威格在他的實驗室里選擇了一批遺傳素質一致的老鼠,把它們任意分成三組。 第一組三只老鼠被關在鐵籠子里一起喂養,此為“標準環境”;第二組老鼠被單個隔離起來,只身處在三面不透明的籠子里,光線昏暗,幾乎沒有刺激,這叫做“貧乏環境”;第三組十幾只老鼠一起被關在一只大而寬敞,光線充足、設備齊全的籠子里,內有秋千、滑梯、木梯、小橋及各種“玩具”,此所謂“豐富環境”。 經過幾個月的環境熏陶后,“豐富環境”的老鼠最“貪玩”,“貧乏環境”的老鼠最“老實”。將老鼠的大腦摘出解剖分析,發現三組老鼠在大腦皮層厚度,腦皮層蛋白質含量,腦皮層與大腦的比重,腦細胞的大小,神經纖維的多少,突觸的數量、神經膠質細胞的數量以及與智力有關的腦化學物質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豐富環境”組的老鼠優勢最為顯著。實驗揭示,環境越豐富,玩耍得越充分,大腦的發育就越好。 玩,有助于孩子智力發展,也有助于許多非智力因素的發展。玩耍滿足了孩子們的欲望,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和同伴們一起玩耍,完善了孩子的個性、發展了相應的社交能力。善玩的孩子有許多優點,聰明、伶俐、樂觀、愉快、朝氣蓬勃、有幽默感,樂于與人交往,富于幻想,勇敢大膽,具有強烈的自我發展傾向。所以,幼兒的早期教育只能是在玩中學,切莫只學不玩或多學少玩,就違背了兒童教育學和兒童行為科學的規律。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