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學識字順其自然誤貪多求快 |
發(fā)布日期:2018/3/4 發(fā)布者:佚名 共閱57569次 |
寶寶學識字順其自然誤貪多求快 其一,貪多求快。 不少人認為,孩子識字越早、越多就表示孩子越聰明,就是“神童”。于是,他們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教孩子識字,盲目地追求識字的數(shù)量和速度;還有的為了制造轟動效應,讓一兩歲的孩子就認識四五千字。這兩種做法都是不可取的。雖然孩子的潛能很大,但過分追求識字的“量”,必然會有強化的成分,必然要占用大量的時間,這就違背了早期識字教育的初衷和原則。識字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識字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早期閱讀。教育不是速成的,應該注重潛在效應、積累效應和長期效應。
正確的識字態(tài)度應該是,在耳濡目染、日積月累、沒有壓力和負擔的情況下,讓孩子自然地識字閱讀。首先教孩子認識一些眼睛能看到的、生活中能接觸到的、自身能感受到的常用漢字比較合適。對于那些距離孩子的現(xiàn)實生活環(huán)境很遙遠或很難理解的偏字、難字及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虛詞、連詞等,都不宜過早教孩子認識。 要從孩子的興趣出發(fā),只要教育者堅持不懈、日積月累,每個四五歲的學齡前幼兒都能輕松掌握這些常用漢字,都能夠毫不費力地脫盲閱讀,實在沒有必要刻意追求識字的數(shù)量和速度。 其二,枯燥灌輸。 幼兒識字主要以環(huán)境濡染、生活識字、游戲識字、隨機識字為主,沒有計劃,沒有進度的要求,一切以孩子的興趣為主,并且只要求會認會說,不要求書寫。很多成人不懂科學識字的方法,以自己傳統(tǒng)學習的經(jīng)驗來教孩子識字:讓孩子像小學生一樣坐好,一遍遍地重復,直到孩子認識為止。這種違背幼兒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的填鴨式灌輸?shù)姆椒ㄊ遣豢扇〉模词巩敃r看到了一點成績,卻給孩子將來的學習埋下了不良的種子。 教育者應善于發(fā)現(xiàn)和引導孩子的興趣。孩子的探索能力都很強,特別是3歲前的幼兒,什么都想嘗試,但興趣點既分散又很容易轉移。這時就需要教育者進行引導,既要尊重孩子的興趣,又不能放任自流,讓孩子隨心所欲。在施教的過程中,切不可枯燥灌輸,要充分發(fā)揮賞識鼓勵的原則,萬萬不能說“你真笨!”“你看某某多聰明!”“不認識不能出去玩,不給買禮物,不許吃飯!”等一些要挾和消極的話語。 共2頁 1 2 下一頁 閱讀全文 |
中國嬰童招商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wǎng)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本網(wǎng)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yè)在本網(wǎng)發(fā)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chuàng)、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wǎng)聯(lián)絡,請聯(lián)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