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的學習與數的學習一樣,以閃光卡片上描繪的圖形為基礎,將其視覺化后傳遞給胎兒。不論教什么,重要的是將學習內容與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也就是說胎兒出生后,用周圍的東西進行實物教學是最有效的。
培養胎兒對圖形認識力的方法
例如學習正方形時,你說:“這個圖形是由四條直線圍起來的,并且四個角都呈直角。”講法是對的,但是這種從平面幾何的角度進行的解釋是很難引起胎兒興趣的,所以就要找出你身邊呈正方形的實物來進行講解。
“和卡片上的圖形一樣的東西在哪兒呀?”先提出問題,然后和胎兒一起尋找,“有了,坐墊,桌子。”這時可以一個個拿在手里,一邊講“這是正方形”,一邊用手描這個圖形的輪廓,通過這種“三度學習法”進行胎教。
學完正方形、長方形、正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扇形、梯形、菱形等平面圖以后,再告訴胎兒什么是立方體、長方體、球體等。在學習這類圖形時,最系統的教具可以說是積木,我常常是把積木和日常生活用品聯系在一起穿插著教。
例如懷表,你可以在腦海中把它與圓形積木重疊在一起進行胎教。蘇珊出生后不久就顯示出對圖形的理解,講到懷表,她會從許多積木中找出圖形來。在她兩個月的時候,就能辨別出糖盒同長方體積木具有相同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