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控疫情的傳播,多地自主實行了“封村”、“封路”等措施,因為拉奶車不能通行,許多牧場被迫倒奶,國家對此也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開通“綠色通道”,維護養殖業的穩定發展,乳企也在能力范圍之內,盡量按合同收奶,降低上游養殖業的損失。
不過,據記者了解,盡管目前原奶運輸已逐漸恢復,但中小型牧場經營仍承受著巨大壓力。

13個省份曾出現倒奶
據了解,上游養殖業是需要持續運作的行業,從奶牛每日的飼料喂養,到奶牛疫病的醫藥救助,再到原奶的銷售,是一環套一環的。
此前,由于道路交通受阻,奶牛養殖所需的飼料、疫苗(獸藥)等等均無法得到正常供應。另外,最令奶農們苦惱的是其盈利產品,也就是原奶無法銷售出去,因為等不來拉奶車,留存的奶又有保質期,所以,奶農們迫不得已只能選擇將奶倒掉。
綠康奶業張長明就曾向記者表示,疫情前的奶價為4元/公斤,現在因為賣不出去,奶就只好倒掉了。
中國奶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7日,13個省份出現倒奶,半數以上的奶牛養殖場出現飼料短缺。
因此,為保證奶業的正常經營以及進一步縮小成本損失等,各地均出臺了不同的相關扶持政策,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比如山東交通運輸廳開通了相應通行證,允許省內農資(含飼料、獸藥及原料)、進出口貨物等物資及人員車輛納入“重要物資運輸類”范圍,優先保障通行。浙江省實施臨時補助政策,乳企按收購價及不低于保護價收購生鮮乳的,每噸補助500元,以此減少下游產業對上游產業造成的間接影響。
另外,其他地區也在做出積極回應,保障奶農們的正常經營。
與此同時,除了地方政策的扶持外,整個奶業也在積極尋求自救方法,比如乳企按合同收奶,不壓價,不壓量,以此爭取在上下游的共同努力下,守護行業度過難關。
比如目前正承受庫存堆積、銷售受損的光明,近期對外就做出了承諾,不拒收合作牧場一滴奶,不會隨意降低原奶收購價格,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執行。
還有蒙牛近期也提出了“穩定信心、守護上游”五大保障舉措,對與蒙牛簽訂長期生鮮乳購銷合同的牧場給予五項支持,同時也倡議產業鏈所有合作伙伴抱團取暖、共渡難關。
同樣,其他乳企也都在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為上游養殖業的生存出一份力。
奶業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教授認為,從目前調研的情況推斷,第一季度奶業受疫情影響比較大,交通運輸以及各省(區、市)限制人員流動措施解禁后,整個行業會大幅恢復。
恢復原奶運輸
“近日,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對奶牛體系20個綜合試驗站與國內大型奶牛養殖企業和乳企進行了調研,調研范圍基本覆蓋了我國奶業優勢區域。”李勝利說,從疫情對生鮮乳運輸和奶價影響方面看,我國大中型牧場生產與生鮮乳運輸基本正常,奶價平穩,第一季度生鮮乳價格存在下行趨勢。
據第一財經報道顯示,黑龍江、河北、天津等與大乳企簽約的牧場主均表示目前供奶正常,有天津牧場主透露,雖然運輸上因為封村封路確實受到一定影響,但企業收奶還是正常的。
淄博的一位奶農也表示,目前原奶運輸正常,只需要辦理相關通行證即可。我們是從淄博運輸到青島,省內還是比較暢通的,應該是國家部委下發文件后,有了效果。
李勝利講到:“山東、河北、浙江等地區已經出臺并落實了相關政策,對保障綠色農產品通道暢通,保證鮮奶運輸車輛的正常運行起到重要疏通作用”。
“從體系綜合試驗站反映情況看,我國絕大多數大中型牧場還未受到明顯影響。”李勝利說到,據黑龍江、陜西、新疆、天津、山西、河北、遼寧、上海等地奶牛體系綜合試驗站反饋,因各大乳品企業和牧場均能嚴格遵守生鮮乳購銷合同和生鮮乳運輸合同,目前生鮮乳收購基本正常,暫未發生因封路造成生鮮乳無法運輸情況,未發生奶量限拒收、奶價下調等問題。
不過,據記者了解,盡管原奶運輸的問題得到了良好反饋,但除了與乳企合作的牧場以及大型牧場之外,原奶價格不穩定以及飼料成本上升等問題,依然是目前許多中小牧場所面臨的困難之一。
奶價1.5元/公斤
李勝利表示,從調研情況看,因為小型牧場和自營奶吧一般沒有和乳企簽訂購銷合同,小型牧場和自營奶吧牧場受到影響比較明顯。
據了解,除了部分地區仍面臨封路的問題外,中小型牧場還面臨著原奶價格下降,喂養成本上升等困難。
河北奶農對表示,現在賣給奶販子的奶價只有1.5元/公斤,以前都是3.2元/公斤,基本屬于減半。而且現在特殊情況,已經強行停了三分之一的牛出奶,每天大概只產奶2000斤,一天就只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但根本不夠每天的經營成本,屬于賠錢狀態。
“現在員工都來不了,自己喂牛自己擠奶自己清理牛圈,還每天賠著錢”,河北奶農無奈的說到。
據河北奶農介紹,目前喂養奶牛的全價料每噸上漲了近100元,這一噸飼料也只夠喂養兩天,屬于每天成本又多出了50元左右,而其他的飼料因為還有存貨,所以目前價格并不清楚。
據了解,上游飼料廠因受物流成本增加、未完全復工復產、跨地區運輸不暢通等原因,從而導致了飼料的售價也出現了增長。
據匯易大數據統計顯示,與節前相比,北方豆粕廠商整體提價幅度100-200元/噸,南方區間偏低為20-60元/噸。近期正大、大北農、海大等23家飼料企業均發布了漲價通知。
另外,部分奶農的自有銷售渠道也受到了影響。根據山東省奶業協會統計,在山東各種大小奶吧就有1000多家,基本上不能按期開業,已經開業的銷量也極少,沒有平時的十分之一。
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這場疫情讓中國乳業上下游的供給平衡再次被打破,年后淡季本身奶價就有回調的需求,目前來看上半年奶價面臨下行,預計八九月份隨著消費高峰的出現,價格可能會再次上漲,但幅度仍待觀察。
因此,為避免再次出現以往“倒奶”、“搶奶”的情況發生,當前急需乳企和上游養殖業擰成一股繩,共同進退,分擔一定的風險。另外,還需依靠相關部門的扶持及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