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雄偉:母嬰專業人才培養的出路在哪兒? |
發布日期:2020/2/16 發布者:佚名 共閱46575次 |
作者:程雄偉 國家高級營養師 質心力培訓體系創始人 博發顧問培訓機構創始人 母嬰行業知名實戰派落地培訓輔導導師 曾擔任浙江衛視《健康中國》、舟山交通電臺《寶貝計劃》、《青年時報育兒版》等欄目營養育兒顧問專家。 曾在全球第一直銷企業、國內知名奶粉運營公司、中國知名營養品銷售企業擔任全國首席培訓師。 2000年初母嬰店漸起,當時大多是很小的街邊店組成,面積也大概幾十平方米,主營奶粉、棉品等,由于剛興起,競爭少,產品毛利空間大,很多行業先驅者完成第一桶金的資本積累。當時,母嬰店老板都為個體戶。 隨著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消費者開始選擇進口奶粉,消費場所也從賣場轉到了母嬰店,母嬰行業因經營奶粉結構的優勢,迅速迎來行業第二春。值得一提的是,此時大多區域性母嬰連鎖迎來機遇,在此后幾年內店面數以幾何倍數增長。 2012年,蘇寧全資收購紅孩子,天貓、京東等綜合性平臺將母嬰品類進行獨立運營,母嬰電商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2014年,貝貝網、蜜芽等垂直母嬰電商平臺相繼上線,寶寶樹、媽媽網等母嬰社區布局電商業務。由此,拉開母嬰行業紅海時代序幕。 作為母嬰行業傳統渠道的先行者,線下母嬰門店面臨內憂外患的境界。對外,線上電商來勢洶洶,線下競爭對手此起彼伏;對內,人才缺乏導致企業運營發展受限。但歸根結底,所有的競爭,實質都是人才的比拼。 1、行業人才現狀。 一方面,管理型人才缺乏,特別是后臺管理人才。很多母嬰店早期都是典型的“家族”生意,夫妻檔、兄弟姐妹檔形式起家的。早期店小、事少,所以是“是老板也是員工”的模式,能使創業階段的成員利益高度相關、信任程度高,這有利于企業快速決策,降低經營成本。但企業發展壯大后,家族式的用人唯親、因人設崗反而給企業埋下隱患。試想,有才能求上進的員工因為不是老板的親戚,就沒有了上升空間,久而久之能留住人嗎? 另一方面,專業性人才缺失,特別是專業營養師、育嬰師缺乏。母嬰店提供的體驗式服務,是其優于母嬰電商的核心差異。體驗式服務包括感覺體驗,從顧客視覺(如門店形象、產品陳列等)、聽覺(如接待人員的禮儀話術等)、觸覺(店內環境衛生等)角度出發提供的優質體驗,讓顧客逛的舒心;情感體驗,門店為顧客提供專業的育兒指導。現80、90后媽媽,不滿足老一輩的粗放型養兒經驗,對于科學的、專業的育兒知識具有強烈的需求。因此,門店應在這方面承擔起教育顧客的責任,讓顧客逛的放心,這也有利于提升顧客對門店的忠誠度。 2、人才培養現狀。 在母嬰行業,有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只注重老板培訓。老板意識到企業發展遇到瓶頸,熱情高漲,自己到處報班學習管理,培訓后信心滿滿,準備大刀闊斧大干一場,結果回去后發現無從下手,然后一耽擱一徘徊,事就黃了。現母嬰行業各培訓機構和培訓大師百花齊放,但基本理論為主,像博發機構這種能幫門店落地、能解決門店實際痛點的,少之又少。 3、如何解決人才培養。 一方面,輸送企業內部管理層和有潛質的員工參加專業機構的培訓。作為企業人才儲備的第一梯隊。企業人才結構完成優化后,在保證決策層核心人員結構穩定的基礎上,大膽培養、啟用這批新的管理人員。 另一方面,打造企業內部的培訓團隊,持續不斷為企業儲備人才。企業內訓師團隊,承擔向其他員工傳授理念、知識和技能的職責,是企業知識不斷積累、分享的有效手段之一。通過培訓,讓最會銷售的員工分享銷售,最懂管理的店長培訓管理、最能陳列設計的人員培訓陳列形象,才能最大程度發揮人才的價值。 總之,母嬰行業人才培養出路,主要靠核心團隊的打造,培養一批有能力、有擔當、會帶人、會教人的管理團隊,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源動力。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