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孕婦在外就餐六建議 |
發布日期:2018/3/4 發布者:佚名 共閱57489次 |
現在許多準媽媽都兼任職業婦女的角色,外出就餐的機會多,因此懷孕的職業婦女,很難完全做到三餐正常飲食、營養均衡。這時若能補充身體缺乏的營養素,就能獲得自己和寶寶都健康的雙贏局面。除上面的原則外,以下還有六項飲食建議: 從食物中取得所需營養 食物中的營養素是最自然,且對身體是最沒負擔的。 選擇好消化、易吸收的食物 懷孕中期,子宮會壓迫腹部,容易引發便秘,最好能選擇好消化、易吸收的食物。 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及飲料 辛辣的食物,酒、咖啡、濃茶應盡量避免。當然,也要絕對禁止吸煙。 最好選擇清淡的食物 怕胖的準媽媽最好避免吃油炸的食物,多吃清炒或者水煮的食物,也不要刻意減肥。青菜不要煮得太久,以免流失營養素。高危妊娠孕婦,要聽從營養師的飲食建議,注意控制血壓、尿蛋白。 飲食定時定量 暴飲暴食很容易肥胖,且對身體造成負擔,但也不要因為忙碌而忽略進食。 不要刻意減肥 懷孕前期,建議每天攝取的熱量約1800~2000千卡;懷孕中后期至產后哺乳期間,建議每天攝取的熱量約2300千卡。懷孕期間,體重正常的孕婦,至臨產前應比原先體重增加10~13公斤,懷孕前較瘦的孕婦可增加約15公斤。 孕婦每天需要的營養素 a、蛋白質 蛋白質是妊娠期需要量最大、最重要的營養成分。母體和胎兒身體生長、細胞修復等全得依靠蛋白質。除此之外,蛋白質還能提供能量。正常婦女每天約需46克蛋白質,妊娠期婦女每天需要量上升到75—100克。蛋白質在肉、魚、奶酪、蛋、豆類中含量最高,尤其是豆類,它含有均衡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B、D、E以及鐵和其他礦物質,是孕期極好的營養來源。蛋白質在谷物類如米、小麥、大麥和玉米中含量也很豐富。蛋白質應在一日三餐中分開攝入。 b、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分為精制的(如白糖、紅糖、糖漿和葡萄糖等)和非精制的(如大米、面粉、豆類、土豆等)兩種,主要為身體提供能量。精制碳水化合物能很快被吸收入血液中,但一般飲食平衡的孕婦,不需要攝入太多的精制碳水化合物。吃得太多會使血糖平衡失調。非精制碳水化合物含有一些不能消化的植物纖維,它們能夠維持適當的消化功能和促進腸蠕動,足量的纖維素可以消除便秘,保證食物中的能量穩定有序地釋放到身體中。妊娠期婦女,每日碳水化合物需要量為400-500克。 c、脂肪 脂肪包括動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它們對維持正常的身體功能、尤其是神經系統的功能是必不可少的。脂肪能比同樣重量的其他任何食物提供更多的能量。除了動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外,其他食物中也會含有少量的脂肪。植物性脂肪對人體有很多益處,妊娠期間應注意多吃些含植物性脂肪的食物。 d、維生素和礦物質 維生素和礦物質也是人體中血液、組織和所有細胞在執行正常功能中所必需的物質。維生素和礦物質與其他營養素、酶等一起,在人體每個系
![]() ![]() ![]() ![]()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