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理性體溫暫時增高 |
發布日期:2018/3/4 發布者:佚名 共閱57624次 |
人的體溫正常情況下一日之內也有所波動,通常在晨間最低,起床活動后逐漸升高,至下午達到高峰,以后又逐漸下降。一晝夜內體溫的波動一般在1℃左右(如系夜間工作者,也可能表現為倒置現象)。在劇烈運動、情緒激動、大量蛋白質飲食后,以及外界環境溫度突然升高,可使體溫有暫時性的輕度上升。 兒童由于代謝率較高,故體溫可較成年人略高。正常小兒體溫一般為36.4℃~37.4℃,喂奶或飯后、運動、哭鬧、衣服過厚、室溫過高等均可使小兒短時間內產熱增加,散熱減少,而使體溫暫時升高(可達38℃以上);相反,若饑餓、低熱量飲食,尤其是體弱兒童處于少動狀態或保暖條件差時,則可使體溫降低至35℃左右。小兒時期年齡越小,因中樞神經系統調節功能越差,體表面積相對地越大,皮膚汗腺發育越不全,所以體溫調節亦越差;尤其新生兒皮下脂肪薄、肌肉不發達、運動力弱,故體溫更易波動。 老年人則與小兒相反,體溫有降低趨勢。女性體溫一般較男性體溫稍高,在月經期的體溫較平時為低,而在月經前期及妊娠早期可有持續性的體溫輕度升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體溫的升高,這種稱之為生理性體溫暫時增高,在臨床上并無重要意義,但一定要注意除外病理性發熱。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