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母親”的嶄新姿態 |
發布日期:2018/3/4 發布者:佚名 共閱57552次 |
目前,醫院里已能做到讓早產兒在恒溫室內養育成活,受精卵的早期發育也已經能夠在“試管”內進行。那么,我們有理由相信,將來在人工干預下,人類胚胎發育的全過程都能在體外培養直到胎兒成熟。 您知道嗎,美國等國家的醫生們正在嘗試用金屬與橡膠制造人造子宮。人造子宮與一個輸氧裝置相連接,里面充滿了胎兒生長所需的營養液,氧氣與營養液通過胎兒的皮膚進入胎兒體內。胎兒在里面猶如生活在人體子宮中一般。透過人造子宮,還可以清楚地觀察胎兒的動態。醫生們將那些8-10周流產出來的胎兒置入人造子宮,待胎兒起死回生后,再重新植入母體的子宮內。當然,這種人造子宮還是很不完善的,它還沒有仿造出保證胎兒一切生命的胎盤來,但它已經展示出一個美好的發展前景。 科學家們將會給我們造出“機器母親”來,這種“機器母親”將比載體母親更好。這是對“體外”受精以及早產兒進行科研的一種必然結果。在流水線的研究性實驗中,專家們已經成功地將一位22周(不久將會是16周)的早產兒在代替他的母親的一個溫室里繼續發安靜發育。但是,目前還不能過于著急,還需要一段較長的過渡時間。在過渡時期內,人的子宮還是必不可少的。據美國諾?说娜祟惿逞芯克L加里·霍金說,人造子宮在不久的將來即能問世。 假如這種設想能夠實現,就可以使那些有子宮缺陷不能懷孕的婦女得到自己的孩子;就可以使那些不愿意承受與孕及分娩痛苦的婦女得到“解脫”。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