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泡奶粉時常見的問題及正確沖泡奶粉的方法。 |
發布日期:2017/12/28 發布者:xinhan 共閱58583次 |
沖調奶粉有講究!什么起泡、掛壁、黑點、結塊、口味淡等等多種問題,都是奶粉沖調過程中常會遇到的問題,這些都讓新手爸媽們手忙腳亂。然而面對這些問題,你真的知道原因以及該如何解決嗎? 1、奶粉起泡 奶粉受本身粘度影響沖泡的時候容易起泡,其次,奶粉中的蛋白質也容易使沖泡的過程中起泡,少量起泡是一種比較正常的現象。但大量起泡容易造成寶寶吐奶或腹脹,這時候就要考慮是不是自己沖調的方式出了問題。 解決辦法:選擇合適的水溫,常規奶瓶,沖調時別用勺子或筷子攪拌,用雙手手掌夾緊奶瓶水平方向來回滾搓,這樣就能避免起泡啦。 2、奶粉掛壁 掛壁現象就是奶粉沖調之后,奶瓶壁上有一層粉質小顆粒,或是奶瓶內壁和瓶底粘著透明的小顆粒。 掛壁現象有奶粉本身的原因,奶粉中含有蛋白質和脂肪,這兩種物質不溶或微溶于水,或是干法添加到奶粉中含量較高的活性物質,也會讓奶粉溶解慢這些都是正常的。 解決方法:掛壁是正常現象,但正確的沖調方式能減少掛壁,適宜的溫度、恰當的手法、合適的比例都能減輕掛壁現象。 3、奶粉黑點 有些細心的父母有時會發現沖調好的奶粉上面會浮著幾顆黑褐色顆粒,也有的沉淀在奶瓶底部,顆粒微小用手捏會變成粉末狀。 其實,這種顆粒叫“焦粒子”或"焦糊粉"。奶粉生產過程中有高溫干燥的環節,液態奶經過瞬間高溫,極少部分會在熱風中受熱時間稍長,導致一些乳糖和蛋白質發生“美拉德”反應,顏色就變黑了。 國家對奶粉中焦糊粉的含量是有規定的,偶爾看到奶瓶底部有較大黑色顆粒物質,很可能是焦糊粉集中到一起,引起了較強的視覺反應。這種黑點數量極微量,是正常的不會影響嬰兒發育。 4、奶粉結塊 日常生活里,如果把奶粉放置在冰箱里、空調風口處、陽光熱源處,都容易使奶粉受潮、受污染,造成奶粉結塊。 如果結塊輕微,用勺子輕拍能被打散,味道上也沒有什么變化,說明奶粉沒有問題。如果結塊大且堅硬,不能輕易打散,味道變臭,那就是變質了。 解決方法:奶粉存放的地方要溫度適宜(室溫),不要放在冰箱或熱源處,奶粉勺要保持干凈干燥,平時喝完奶粉要做好密封措施,如果怕奶粉受潮,可以在奶粉中放置塊方糖來吸潮。 5、奶粉口味淡 配方奶粉中酪蛋白與乳清蛋白是按母乳中的比例添加乳清蛋白等調配而成,并非全部是鮮奶,口味淡是正常的,沒有添加蔗糖、白砂糖的配方奶粉不是很甜。 家長們不用擔心寶寶因為奶粉口味淡而不喜歡,寶寶的味覺很靈敏,可能家長覺得沒味道,寶寶還挺喜歡的呢。也不要往奶粉里加糖、巧克力、米粉等食品,否則容易造成寶寶的負擔。 奶粉沖調小貼士? ①沖泡前必須用肥皂與水清洗雙手。 ②奶瓶、奶嘴、瓶蓋等沖調器具應煮沸消毒。 ③沖泡開水必須完全煮沸,不要使用電熱水瓶熱水,因其未達沸點或煮沸時間不夠。沖泡開水必須調至適當的溫度(40-50℃),并將水滴至手腕內側,感覺與體溫差不多即可。 ④仔細閱讀罐上的沖調須知。 沖調的奶粉量及水量必須按罐上指示沖泡,奶水濃度過濃或過稀,皆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⑤如果一次沖泡多量的奶水時,則需將泡好的奶水立即放入冰箱內貯存,并于一天內吃完,千萬不可將奶水 放在室溫中。 奶粉沖調方法——將開水晾涼至40和50度之間,倒入洗凈消毒過的奶瓶。使用奶粉紙桶包裝內的小勺,將1勺奶粉加入30ML的水中。順時針或逆時針地搖動奶瓶,直到奶粉完全溶解在水中。在手背滴幾滴奶液,測試溫度,體溫37度為最佳溫度。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